遠距play time、故事時間等在居家避疫前未曾聽過,這兩個月開始出現。Gymboree 每週有兩天的遠距play date,固定一個老師唱歌念故事加一點手作。有些圖書館或個人的故事時間則改用FB live 或zoom 等工具進行。而有些 Parent group 則是不定時有些娛樂孩子的線上活動,舉凡帶動唱或類小丑的娛興節目等。
.
雖然佩服這些鏡頭前的人及背後的機關團體能馬上調整腳步從現場表演改遠距,但參加了幾次後,覺得女鵝其實興致普普,十五分後就默默爬走了。而不是像去現場看到其他小孩好不熱鬧,會非常捨不得離開。
.
這個互動或熱鬧的元素真的是遠距的最大挑戰。例如,用zoom進行活動時,如果讓與會者都出聲互動的話, 大家會聽不到表演者的聲音。有時到最後表演的會變誰麥最大聲或忘記mute的人。我去的活動只要開放與會者麥克風,畢竟小孩比較兩光又愛亂按,到最後常常就變成最白目小孩的舞台(而他還不自知)。反之,如果把與會者的麥都關了,或用IG 臉書live 的形式進行,因為少了人群互動的真實感,最後就變成有點像在看電視。
.
結論:有些事情,2D 就是沒感覺,少了人聲就更是不一樣😔